蝶恋花·窈窕燕姬年十五
王国维〔近现代〕
窈窕燕姬年十五,惯曳长裾,不作纤纤步。众里嫣然通一顾,人间颜色如尘土。
一树亭亭花乍吐,除却天然,欲赠浑无语。当面吴娘夸善舞,可怜总被腰肢误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娴静的北方女子十五岁,常穿长襟的衣裙,不会故意莲步轻摇。她在人群中回眸一笑,可以让其它女人失去颜色。
亭亭玉立的树上花才开,除去天然,要想赞美她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语。当面夸赞吴地女子擅长舞蹈,可惜过于纤弱,美中不足。
注释
蝶恋花:蝶恋花,词牌名,原是唐教坊曲,后用作词牌,本名“鹊踏枝”,又名“黄金缕”“卷珠帘”“凤栖梧”“明月生南浦”“细雨吹池沼”“一箩金”“鱼水同欢”“转调蝶恋花”等。以南唐冯延巳《蝶恋花·六曲阑干偎碧树》(一作晏殊词)为正体,此体为双调六十字,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。
窈窕:娴静美好。
长裾(jū):
创作背景
王国维这首词作于在苏州任教期间,编成于北京。王国维写这首词时,受了清初词人纳兰容若之词的影响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叶嘉莹.王国维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出版社,2006:229
赏析
1906年初,王国维从苏州的江苏师范学堂去了北京,在晚清学部图书局任职。因一时尚难安定,故与罗振玉之婿刘季英——《老残游记》作者刘鹗之子,同住在罗振玉家。罗家有个男仆叫冯友,喜欢上一个旗人洗衣女子,这女子也常去罗府。刘季英便戏吟出两句:“窈窕燕姬年十五。惯曳长裾,不作纤纤步。”可能一时没写成,也可能后来失了兴致,这两句就一直被压在砚台下面。王国维偶然看到这两句,觉得写得很有神韵,当然他也知道这两句背后的故事,据此足成《蝶恋花》一首(参龙峨精灵《观堂别传》)。词云:
窈窕燕姬年十五。惯曳长裾,不作纤纤步。众里嫣然通一顾,人间颜色如尘土。 一树亭亭花乍吐,除却天然,欲赠浑
简析
词的上阕,词人赞美北方的女子质朴;下阕则通过对比南方的舞娘做作,说明自己崇尚自然之美。词中通过拟人化的南北对比,说明词人追求自然的美学观点,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。全词以传统的赋比兴相类,文笔自由挥洒,固然是因一时之兴而作,或不无雅谑之意,但客观上呈现出来的女性美让人耳目一新。
李氏之友
《文言文启蒙读本》〔近现代〕
黄生,乃李氏少时之友也。越十年,二人遇于途。李氏要至其家,杀鸡作食。二鼓许,黄生腹痛,汗大若珠。李氏夫妇恐甚,欲延医治之。黄生止之,以为旧疾复作,无妨。李不听,即去。时值暴雨,漫天乌黑,山道崎岖,路滑难行。逾半夜,携医归。医灸之,少时即愈。黄生曰:“汝为吾苦矣!何以报?”李氏夫妇曰:“汝为我友,当悉心以待,何报之有?”翌日天朗,黄生辞行。
念奴娇·鸟儿问答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鲲鹏展翅,九万里,翻动扶摇羊角。背负青天朝下看,都是人间城郭。炮火连天,弹痕遍地,吓倒蓬间雀。怎么得了,哎呀我要飞跃。
借问君去何方,雀儿答道:有仙山琼阁。不见前年秋月朗,订了三家条约。还有吃的,土豆烧熟了,再加牛肉。不须放屁!试看天地翻覆。
赠梅阡
老舍〔近现代〕
桔柚花香迎客舟,一帆春雨渡汕头。
海门回望千峰涌,港口雄开万里流。
弦管倾城唐宋曲,嵌雕绝技鬼神愁。
红棉白鸟诗情在,况有潮声微似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