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寒食》是一首朴素明快的诗,实实在在有点白居易的风格。这首诗如一幅风俗画,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抒发了欣欣的喜悦和淡淡的忧烦。
这首诗的首联两句点明了诗人此番过寒食节的时间、地点及当地的风光。“今年寒食在商山”,也就是说去年寒食在宋都汴梁,透露出人事变易,今非昔比的感慨。他从繁华的京都贬到这荒僻的山城,从清高的京官降为闲员团练副使,这个落差很大,生活和感情上难免有无可奈何的苦闷,所以在他这时期的诗作中牢骚、思归之句,触目皆是。以前他对宫廷生活的奢侈靡费十分不满,此时他甚至认为官吏是老百姓的蠹虫,他虽然做了官,却又羞于做官。他守正不屈,宠辱不惊,又出身农家,能随遇而安,
王禹偁(chēng)(954年-1001年),字元之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省菏泽市)人。北宋诗人、散文家、大臣。王禹偁世为农家子,9岁能文。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进士,历任成武县(今属山东省菏泽市)主簿、右拾遗等职。献《端拱箴》,又献《御戎十策》,太宗大加称赏。拜左司谏、知制诰,判大理寺。淳化二年(991年)以庐州尼道安诉讼徐铉案受牵连,坐贬商州团练副使,移解州。咸平元年(998年),预修《太祖实录》。时宰相张齐贤、李沆不协,以禹偁议论轻重其间,落知制诰,出知黄州。作《三黜赋》以见志,有“屈于身兮而不屈其道,虽百谪而何亏”之语。咸平四年(1001年),徙蕲州,病卒。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、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。 649篇诗文 209条名句
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,浴泗州雍熙塔下,戏作如梦令阕。此曲本唐庄宗制,名忆仙姿,嫌其名不雅,故改为如梦令。盖庄宗作此词,卒章云:“如梦如梦,和泪出门相送。”因取以为名云。
水垢何曾相受。细看两俱无有。寄语揩背人,尽日劳君挥肘。轻手,轻手。居士本来无垢。
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,引八功德水作小港,其上垒石作桥,为集句云:“数间茅屋闲临水,窄衫短帽垂杨里。花是去年红,吹开一夜风。梢梢新月偃,午醉醒来晚。何物最关情,黄鹂三两声。”戏效荆公作。
半烟半雨溪桥畔,渔翁醉着无人唤。疏懒意何长,春风花草香。
江山如有待,此意陶潜解。问我去何之,君行到自知。